EmmmuaCode EmmmuaCode
首页​
导航🚀​
  • 数据结构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Java基础

    • JavaSE
    • JVM虚拟机
    • JUC并发编程
  • JavaWeb

    • Servlet
    • MVC
    • filter|listener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JavaScript
  • Vue
  • uni-app
  • Spring5
  • SpringMVC
  • SpringBoot2
  • SpringCloud
  • SpringSecurity
  • 搜索引擎

    • ElasticSearch
  • 消息队列

    • RabbitMQ
  • 服务器

    • Nginx🌐
  • 服务框架

    • Dubbo
  • Python基础
  • 数据分析
  • Hadoop
  • SQL 数据库

    • MySQL
  • NoSQL 数据库

    • NoSQL数据库概论
    • Redis
    • MongoDB
    • HBase
  • 框架

    • MyBatis
    • MyBatis-Plus
    • ShardingSphere
  • 部署

    • Linux
    • Docker
  • 管理

    • Maven
    • Git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优秀博客文章
  • 索引

    • 分类
    • 标签
    • 归档
  • 其他

    • 关于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wufan
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首页​
导航🚀​
  • 数据结构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Java基础

    • JavaSE
    • JVM虚拟机
    • JUC并发编程
  • JavaWeb

    • Servlet
    • MVC
    • filter|listener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JavaScript
  • Vue
  • uni-app
  • Spring5
  • SpringMVC
  • SpringBoot2
  • SpringCloud
  • SpringSecurity
  • 搜索引擎

    • ElasticSearch
  • 消息队列

    • RabbitMQ
  • 服务器

    • Nginx🌐
  • 服务框架

    • Dubbo
  • Python基础
  • 数据分析
  • Hadoop
  • SQL 数据库

    • MySQL
  • NoSQL 数据库

    • NoSQL数据库概论
    • Redis
    • MongoDB
    • HBase
  • 框架

    • MyBatis
    • MyBatis-Plus
    • ShardingSphere
  • 部署

    • Linux
    • Docker
  • 管理

    • Maven
    • Git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优秀博客文章
  • 索引

    • 分类
    • 标签
    • 归档
  • 其他

    • 关于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Linux

    • Linux基础篇
    • Linux 目录结构
    • Linux 远程登录到Linux服务器
    • Linux Vi和Vim编辑器
    • Linux 虚拟机关机、重启和用户登录注销
    • Linux 用户管理
    • Linux 实用指令
    • Linux 组管理和权限管理
    • Linux 定时任务调度
    • Linux 磁盘分区、挂载
    • Linux 网络配置
    • Linux 进程管理
    • Linux RPM与YUM
    • Linux 搭建JavaEE环境
    • Linux Shell编程
    • Linux Python开发平台Ubuntu
    • Python定制篇-APT软件管理和远程登录
    • Linux 日志管理
    • Linux 定制自己的Linux
    • Linux 源码介绍&内核升级
    • Linux 备份与恢复
    • Linux 可视化管理-webmin和bt运维工具
  • Docker

    • Docker 简介
    • Docker 安装
    • Docker 常用命令
    • Docker 镜像原理
    • 本地镜像发布到阿里云
    • 将本地镜像推送到私有库
    • Docker 数据卷
    • Docker 软件安装
      • Tomcat安装使用
        • 版本选择
        • 安装修改
        • 启动使用
        • 挂载特性
        • 相关指令
      • MySQL安装
        • 安装启动
        • 其他命令
      • Redis安装
        • 安装
        • 启动
        • 其他
      • ElasticSearch安装
        • 安装
        • 配置
        • 启动
      • Kibana安装
  • Maven

    • Maven 简介
    • Maven 基础
    • Maven 高级
  • Git 基础

    • Git 概述
    • Git 安装
    • Git 常用命令
    • Git 分支操作
    • Git 团队协作机制
    • IDEA 集成Git
    • IDEA 集成 GitHub
    • 自建代码托管平台-GitLab
  • studynotes
  • project-management
  • Docker
wufan
2022-09-20
目录

Docker 软件安装

# Docker 软件安装

# Tomcat安装使用

tomcat 版本网址:https://registry.hub.docker.com/_/tomcat (opens new window)

# 版本选择

tomcat 有很多的版本分支,一个版本可能有多个分支,如 8-jre 代表 Tomcat 8 内置 jre8 的版本、 8-jdk8 代表 Tomcat 8 内置 jdk8 的版本等等。所以根据需求进行版本选择。(jdk 包括了 jre,但是相对而言比较大)

image

# 安装修改

这里选择的是 8.5.82-jre8-temurin-focal 版本,先下载:

docker pull tomcat:8.5.82-jre8-temurin-jammy
1

下载的版本名太长,我们可以创建短的版本,然后删除掉长的版本

# 执行命令
[root@frx01 ~]# docker images

# 返回结果
REPOSITO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AGE ID            CREATED             SIZE
192.168.91.166:5000/zzyyubunt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8125043530        4 days ago          112MB
registry.cn-shenzhen.aliyuncs.com/frx01/myubuntu1.3   1.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df8ffb7faf        8 days ago          179MB
tomca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82-jre8-temurin-jammy   0065fb7141cd        2 weeks ago         240MB
regist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atest                      b8604a3fe854        10 months ago       26.2MB
ubunt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atest                      ba6acccedd29        11 months ago       72.8MB
cento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atest                      5d0da3dc9764        12 months ago       231MB
tomca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5.27                      a92c139758db        4 years ago         558MB

# 新增短版本
[root@frx01 ~]# docker tag 0065fb7141cd tomcat:8.5.82

# 删除长版本
[root@frx01 ~]# docker rmi tomcat:8.5.82-jre8-temurin-jammy
Untagged: tomcat:8.5.82-jre8-temurin-jammy

# 查询查看镜像
[root@frx01 ~]# docker images tomcat
REPOSITORY          TAG                 IMAGE ID            CREATED             SIZE
tomcat              8.5.82              0065fb7141cd        2 weeks ago         240MB
tomcat              8.5.27              a92c139758db        4 years ago         558MB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
# 启动使用

Tomcat 的使用相比较其他还是非常简单的,Tomcat 启动后,进入容器的默认目录是 /usr/local/tomcat,这里提供几个启动命令:

  • 命名后台启动
docker run -d --name tomcat01 -p 8080:8080 tomcat:8.5.82
1
  • webapps 启动:创建 webapps 的数据卷,在宿主机的挂载目录部署项目,就会同步到容器的 webapps 目录下
docker run -d --name tomcat01 -p 8080:8080 -v tomcat01-webapps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 tomcat:8.5.82
1
  • 配置文件启动:创建配置文件的数据卷,在宿主机的挂载目录修改配置文件,就会同步到容器的配置文件中
docker run -d --name tomcat01 -p 8080:8080 -v tomcat01-webapps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 -v tomcat01-conf:/usr/local/tomcat/conf tomcat:8.5.82
1

tomcat01-webapps 和 tomcat01-conf 根据需求创建数据卷名。

# 启动容器
docker run -d --name tomcat01 -p 8080:8080 -v tomcat01-webapps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 tomcat:8.5.73

# 进入容器内部
docker exec -it tomcat01 bash
1
2
3
4
5

进入 webapps 目录,查看内容:
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# cd webapps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# ls

#内容为空
1
2
3
4

会发现为空,这是因为 Tomcat 官方把所有的初始化文件放到了 webapps.dist 目录下,我们去看看:
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# cd ../webapps.dist/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.dist# ls
# 返回结果
docs  examples  host-manager  manager  ROOT
1
2
3
4

所以我们需要把 webapps.dist 的内容拷贝到 webapps 目录中,为什么不删除 webapps 目录然后把 webapps.dist 重命名呢?因为容器运行期间无法删除文件,而不运行我们无法进入容器内部,所以只能一个一个拷贝过去
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.dist# cp -r docs/ ../webapps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.dist# cp -r examples/ ../webapps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.dist# cp -r host-manager/ ../webapps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.dist# cp -r manager/ ../webapps
root@efc01854d5e1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.dist# cp -r ROOT/ ../webapps
1
2
3
4
5

此时我们进入默认目录 /var/lib/docker/volumes/tomcat01-webapps/_data 下查看拷贝的内容是否同步过来:

# 进入默认目录并查看内容
cd /var/lib/docker/volumes/tomcat01-webapps/_data
ls

# 返回结果
docs  examples  host-manager  manager  ROOT
1
2
3
4
5
6

虽然同步过来了,但是这样子会很累对吧,而且重新启动一个新的 Tomcat 容器,必须要重新执行 5 个拷贝操作,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卷来同步数据。

# 挂载特性

可以利用数据卷特性:

  • 默认目录挂载:
    • 当宿主机挂载目录已经存在时,双方挂载完成后,宿主机挂载目录覆盖容器挂载目录
    • 当宿主机挂载目录不存在时,双方挂载完成后,容器挂载目录覆盖宿主机挂载目录
  • 具体目录挂载
    • 当宿主机挂载目录无论存不存在,双方挂载完成后,宿主机挂载目录都会覆盖容器挂载目录

所以我们有两种方式:

首先我们手动拷贝一份 tomcat01 的宿主机挂载目录,该目录已经将数据同步过来,目录有 webapps 的内容了

cd /var/lib/docker/volumes

# 拷贝一份 tomcat01 的宿主机挂载目录,新的目录名叫 tomcat02-webapps
cp -r tomcat01-webapps tomcat02-webapps
1
2
3
4

方式 1:默认目录挂载

启动第二个 Tomcat 容器,利用 默认目录挂载 的第一个特性进行与容器的挂载

docker run -d --name tomcat02 -p 8081:8080 -v tomcat02-webapps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 tomcat:8.5.73
1
# 进入 tomcat02 容器
docker exec -it tomcat02  bash

# 进入 webapps 目录,并查看内容
root@50edd2a86a8d:/usr/local/tomcat# cd webapps
root@50edd2a86a8d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# ls

# 返回结果
docs  examples  host-manager  manager  ROOT
1
2
3
4
5
6
7
8
9

说明同步成功。

方式 2:具体目录挂载

启动第三个 Tomcat 容器,利用 具体目录挂载 方式进行与容器的挂载(缺点:指定到 _data 目录,因为该方式是从指定的目录覆盖容器的目录)

docker run -d --name tomcat03 -p 8082:8080 -v /var/lib/docker/volumes/tomcat02-webapps/_data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 tomcat:8.5.73
1

进入容器看看,是否同步过来了

# 进入 tomcat03 容器
docker exec -it tomcat03 bash

# 进入 webapps 目录,并查看内容
root@ba7961226856:/usr/local/tomcat# cd webapps
root@ba7961226856:/usr/local/tomcat/webapps# ls

# 返回结果
docs  examples  host-manager  manager  ROOT
1
2
3
4
5
6
7
8
9

说明同步成功。

总结:

推荐方式 1,因为方式 2 必须指定到 _data 目录,不灵活。而使用方式 1,必须先确保宿主机存在该目录,并且目录里有想要的内容。

Tomcat 也有配置文件,里面可以修改 8080 端口,上面的第三个启动命令就是给配置文件进行数据卷挂载,步骤和 webapps 的两个例子一样,这里不演示了。

值得注意的是:修改完配置文件的端口后,需要重新 run 一个新的 Tomcat 容器,然后该容器和宿主机修改后的配置文件目录挂载,才能真正实现端口的修改,因为第一次端口映射在 run 时是 8080:8080,无法修改为 8080:XXXX(修改的端口),需要重新 run 才行,而 run 出来的配置文件默认端口还是 8080,所以需要利用数据卷特性,让宿主机的配置文件覆盖容器的 8080 端口配置文件。

# 相关指令

进入 Tomcat 容器

docker exec -it <容器名或 id> bash
1

查看 Tomcat 容器的日志

# 加 -f 代表实时监听日志动态
docker logs [-f] <容器名或 id>
1
2

# MySQL安装

MySQL 版本网址:https://registry.hub.docker.com/_/mysql (opens new window)

# 安装启动

  • 拉取镜像到本地
docker pull mysql:5.7
1
  • 简单运行 MySQL 服务,将需要挂载的目录拷贝出来
docker run -d --name mysql -p 3307:3306 -e MYSQL_ROOT_PASSWORD=123456 mysql:5.7
1

密码自行修改。使用 3307 是因为宿主机可能已经安装了 MySQL,它占用了 3306 端口。

拷贝挂载的目录:

# 先创建挂载目录
mkdir -p /docker/mysql

# MySQL的相关文件同步到挂载目录
docker cp mysql:/var/lib/mysql /docker/mysql/data
docker cp mysql:/etc/mysql/conf.d /docker/mysql/conf
docker cp mysql:/var/log /docker/mysql/log
1
2
3
4
5
6
7

为什么要拷贝出来呢?因为一旦挂载成功,宿主机的挂载目录会覆盖容器的目录,所以我们确保宿主机的挂载目录不能为空,必须要有原来容器目录的文件。

  • 宿主机与容器实现挂载,保证数据安全,对应上方拷贝出来的目录

:::: tabs cache-lifetime="5" :options="{ useUrlFragment: false }"

::: tab 无注解版(可用)

docker run -d \
    --name mysql \
    --restart always \
    -p 3307:3306 \
    -e MYSQL_ROOT_PASSWORD=123456 \
    -v /docker/mysql/data:/var/lib/mysql \
    -v /docker/mysql/conf:/etc/mysql/conf.d \
    -v /docker/mysql/log:/var/log \
    mysql:5.7
1
2
3
4
5
6
7
8
9

:::

::: tab 有注解版(只看不用)

docker run -d \
    --name mysql \								# 容器名为 mysql
    --restart always \							# Docker 重启,容器也重启
    -p 3307:3306 \								# 将容器内部 3306 端口映射到 主机的 3306 端口
    -e MYSQL_ROOT_PASSWORD=123456 \				# 设置登陆密码为 123456,登陆用户为 root
    -v /docker/mysql/data:/var/lib/mysql \		# 将容器的「数据」挂载到主机的相应文件夹
    -v /docker/mysql/conf:/etc/mysql/conf.d \   # 将容器的「自定义配置文件夹」挂载到主机的相应文件夹
    -v /docker/mysql/log:/var/log \				# 将容器的「日志文件夹」挂载到主机的相应位置
    mysql:5.7
1
2
3
4
5
6
7
8
9

:::

::::

宿主机的挂载目录、conf.d 目录、data 数据目录、日志目录根据需求决定,包括密码。

这里说明一下:主配置文件名叫 my.cnf,位置在 /etc/mysql,但是不建议直接操作 my.cnf 主配置文件,官方也是如此,所以官方提供了 conf.d 目录,只要在 conf.d 目录下创建 xx.cnf 配置文件,那么该配置文件自动被引入 my.cnf 主配置文件,避免直接操作 my.cnf 引起安全问题。

my.cnf 文件里有这么一句代码:

includedir /etc/mysql/conf.d/
1

可以看出,my.cnf 会自动读取该目录下的所有 .cnf 配置文件。

笔记

确保简单启动的密码和挂载启动的保持一致,因为启动后,密码保存在 /var/lib/mysql 目录下,而挂载的时候,宿主机的该目录会覆盖容器的目录,导致密码是简单启动的密码。所以确保两种启动方式密码保持一致。

  • 配置 UTF-8 编码

进入宿主机的配置文件挂载目录:/docker/mysql/conf,有一个 mysql.cnf 配置文件,编辑它

cd /docker/mysql/conf
vim mysql.cnf
1
2

添加如下内容(如果文件有 [mysql],必须先删除掉):

[mysqld]
character-set-server=utf8
collation-server=utf8_general_ci

[client]
default-character-set=utf8
1
2
3
4
5
6
  • 进入 MySQL 容器,配置 UTF-8 编码
# 语法
docker exec -it 容器名 | 容器id bash

docker exec -it mysql bash
1
2
3
4

进入容器后,登录 MySQL

mysql -u root -p 123456
1

查看数据库的编码是否是 UTF-8

SHOW VARIABLES LIKE '%char%';
1

如图则代表配置成功:

image

  • 外部查看 MySQL 日志(可选)
docker logs 容器id | 容器名
1

# 其他命令

  • 将 MySQL 数据库备份为 sql 文件
    • 导出全部数据库的数据为 sql 文件
docker exec 容器名 | 容器 id bash -c 'exec mysqldump --all-databases -uroot -p"$MYSQL_ROOT_PASSWORD"' > /opt/all-database.sql 
1
  • 用户名要根据需求替换、/opt/all-database 是导出文件的路径,需要根据需求修改。密码不需要修改,它会自动获取登录的密码。
  • 导出指定的数据库数据的 sql 文件
docker exec 容器名 | 容器 bash -c 'exec mysqldump --databases 库名 -uroot -p"$MYSQL_ROOT_PASSWORD"' > /opt/one-database.sql
1
  • 导出指定的数据库,但是不要数据
docker exec 容器名 | 容器 bash -c 'exec mysqldump --no-data --databases 库名 -uroot -p"$MYSQL_ROOT_PASSWORD"' > /opt/one-database.sql
1
  • 执行 sql 文件到 MySQL 中
docker exec 容器名 | 容器id bash -c 'exec mysql -uroot -p"$MYSQL_ROOT_PASSWORD"' < /opt/xxx.sql
1

/opt/xxx.sql 是 sql 文件的路径。

# Redis安装

# 安装

Redis 版本网址:https://registry.hub.docker.com/_/redis (opens new window)

Redis 的安装还是比较简单的,这里安装 6.62 版本

docker pull redis:6.2.6

# 查看 docker 容器
docker images
1
2
3
4

# 启动

Redis 启动后,进入容器的默认目录是 /data

启动指令:

  • 简单的启动,也是最快速的个人使用启动:
docker run -d --name redis -p 6379:6379 redis:6.2.6
1
  • AOP 持久化启动

    指定持久化的 .aop 文件路径,宿主机的文件路径根据需求存放,容器的文件路径默认在 /data

docker run -d --name redis -p 6379:6379 -v redis_data:/data redis:6.2.6 redis-server --appendonly yes
1

容器的 /data 是 AOP 文件的默认路径,redis_data 根据需求修改,是宿主机的挂载目录,而 redis-server --appendonly yes 是必须的,这个命令会覆盖默认的命令,默认的命令是关闭持久化。

  • 自定义配置文件启动:指定配置文件的路径和容器的 /usr/local/etc/redis 挂载,一旦挂载后,容器的该目录获得配置文件,然后通过 redis-server /usr/local/etc/redis/redis.conf 启动该配置文件
docker run -d --name redis -p 6379:6379 -v /opt/redis.conf:/usr/local/etc/redis/redis.conf -d redis:6.2.6 redis-server /usr/local/etc/redis/redis.conf
1

/opt/redis_conf 是在宿主机的配置文件路径,根据需求修改。

注意:Redis 容器内没有 redis.conf 文件,启动的配置信息都是默认的。我们需要自己准备好一份 redis.conf 文件,然后通过数据卷传进容器内

如何准备一份 redis.conf 文件呢?

  • 去官网下载对应的 Windows 版本,然后拷贝 redis.conf 到 Linux 下,再启动配置,这样很麻烦对吧

  • 直接 Linux 下创建一个 redis.conf 文件,虽然不如原生的全面,但是我们只需要加入自己的一些配置即可,其他配置 Redis 自动使用默认的

    比如:

# 根据需求指定创建路径
cd /opt
vim redis.conf

# 在 redis.conf 加入如下内容
# 限制能访问 redis 的地址,根据需求修改
bind 0.0.0.0

# 默认是 yes,开启保护模式
protected-mode no

# 配置 redis 连接密码,可选
requirepass 123456

# 以守护进程方式启动,可后台启动
daemonize no

# 更改本地 redis 数据库存放文件夹(可选)
dir ./

# AOP 持久化
appendonly yes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  • redis.conf常用配置
  • bind 0.0.0

    限制 redis 只能本地访问,根据需求修改

  • protected-mode no

    默认是 yes,开启保护模式,限制为本地访问

  • requirepass 123456

    配置redis连接密码,默认是注释的

  • daemonize no

    默认 no,改为 yes 代表以守护进程方式启动,可后台运行,除非kill进程(可选),改为 yes 会使配置文件方式启动 redis 失败

  • dir ./

    更改本地 redis 数据库存放文件夹(可选)

  • appendonly yes

    redis 持久化(开启了这个,redis 就不会每次重启时自动清空了)

如果不加入 appendonly yes,可以利用 AOP 持久化启动来指定 appendonly yes 启动。

# 其他

启动后进入 redis 容器

docker exec -it redis bash
1

查看 redis 的日志

# 加 -f 代表实时监听日志动态
docker logs [-f] redis
1
2

输入 redis-cli 连接 redis,如果是连接其他服务器的 redis,则需要加参数

redis-cli -h IP地址 -p 6379
1

# ElasticSearch安装

# 安装

ElasticSearch 版本网址:https://registry.hub.docker.com/_/elasticsearch (opens new window)

这里下载的版本是 7.14.2

docker pull elasticsearch:7.14.2
1

# 配置

如果启动报错

max virtual memory areas vm.max_map_count [65530] is too low,increase to at least [262144]
1

则需要进行配置,没有出现错误可以跳过

# 修改配置 sysctl.conf
vim /etc/stsctl.conf

# 加入配置信息
vm.max_map_count=262144

# 启用配置
sysctl -p
1
2
3
4
5
6
7
8

# 启动

三种启动方式:

  • 简单启动
docker run -d --name elasticsearch -p 9200:9200 -p 9300:9300 elasticsearch:7.14.2
1

如果报错,请看 配置 进行解决

浏览器访问的是 9200 端口

  • 持久化和配置文件启动

ES 中所有的数据都在容器中的 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data 目录,配置文件在 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config,所以需要挂载出来

docker run -d --name elasticsearch -p 9200:9200 -p 9300:9300 -v es_data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data -v es_config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config elasticsearch:7.14.2
1

挂载成功后,哪怕容器被删除了,数据还是会存在宿主机的 /.../es_data 目录下

  • ik 分词器启动

方式 1:

首先下载好 ik 分词器,版本要和 ES 版本一致,放到 Linux 系统中,我们知道,ES 的插件目录是 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plugins 下,所以需要挂载出来

docker run -d --name elasticsearch -p 9200:9200 -p 9300:9300 -v es_data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data -v es_config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config -v es_plugins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plugins elasticsearch:7.14.2
1

此时的 es_plugins 目录下为空,我们把下载好的 ik 分词器放到该目录下,然后重启 ES 即可

cp <ik 分词器> /var/lib/docker/volumes/es_plugins/_data

# 重启 es
docker restart elasticsearch
1
2
3
4

方式 2:

先创建数据卷,把 ik 分词器放到数据卷里

docker volume create es_plugins

cp <ik 分词器> /var/lib/docker/volumes/es_plugins/_data
1
2
3

再启动容器进行挂载

docker run -d --name elasticsearch -p 9200:9200 -p 9300:9300 -v es_data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data -v es_config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config -v es_plugins:/usr/share/elasticsearch/plugins elasticsearch:7.14.2
1

# Kibana安装

Kibana 版本网址:https://registry.hub.docker.com/_/kibana (opens new window)

下载 Kibaba 镜像,版本要和 ElasticSearch 一致。

docker pull kibana:7.14.2
1

启动

  • 简单启动

    此时没有指定连接 ES

docker run -d --name kibana -p 5601:5601 kibaba:7.14.2
1
  • 连接 ES 启动
docker run -d --name kibana -p 5601:5601 -e ELASTICSEARCH_URL=http://IP地址:9200 kibaba:7.14.2
1
  • 先简单启动,后在配置文件再连接 ES,重启生效

首先知道配置文件的路径是 /usr/share/kibana/config,将它挂载出来

docker run -d --name kibana -p 5601:5601 -v kibana_conf:/usr/share/kibana/config kibana:7.14.2
1

启动后进入宿主机的 kibana_conf 目录或者 容器的 /usr/share/kibana/config 目录,这里演示前者

cd /var/lib/docker/volumes/kibana_conf/_data

vim kibana.yml
1
2
3

修改为 ES 的 IP 地址

image

#Docker
上次更新: 2024/04/21, 09:42:22
Docker 数据卷
Maven 简介

← Docker 数据卷 Maven 简介→

最近更新
01
微信支付功能的实现与流程
11-21
02
购物车与结算区域的深入优化与功能完善
11-21
03
购物车与结算区域的功能实现与优化
11-21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23-2024 EmmmuaCode | 黔ICP备2022009864号-2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